覺知

30-08-2022

「覺知」 是「覺醒」及「覺察」之後的一種「存在」狀態,是當下有意識地全然知道的一種能力,它是意識層面感知當下的自己,沒有固定的方程式,也沒有標準答案, 有別於人們日常無意識的重複運作,每一次的「覺知」都是嶄新的體驗。 

可以用什麼方法去「覺知」呢?佛陀臨涅槃的時候,弟子問: 「佛陀在世時,我們依佛陀安住, 佛陀涅槃後,我們依什麼安住呢?」佛陀回答說: 「應以「四念處」安住」。 

用「四念處」(身、受、心、法) 去覺知, 即是靜心覺察身體、感受、心態、離苦的方法,去感知當下此時此刻的自己。 

「知道」是空泛的概念。當老師問學生: 你知道嗎? 學生回答說:知道。  學生是真的知道嗎? 更何況生命在不同的經歷及時間點 ,對「知道」的定義都截然不同。 

這裏說的「知道」不是代表理解、明白、知道等邏輯思維, 而是一種存在、一種狀態、一種現象,就像是內在的自己,變成一個觀察者,靜靜地觀察著自己的起心動念、 行為及感受。 

「覺知」是所有修行的重要元素,更是開悟的必然條件。 由於「覺知」全方位在自己內在發生, 所以自己必須親自操作,個人感知,能力才能開發。